图片
图片
正文:
汇总链接: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一、孝亲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二、敬长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三、和妻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四、教子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五、治家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六、待人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七、重儒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八、安分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九、行善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十、戒恶篇弘化修身进德丛书”序
“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”,伦理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。在处理个人与他人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,道德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;在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时,道德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。
《礼记·大学》开篇即言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。”又说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末治者,否矣。”重修身、求进德,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之精髓。以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为修身准则,以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”为进德规范,是中国古圣先贤教导的为人之基。
印光大师在《“人”字发隐》一文中,阐释了“人”字所包含的仁、忍、任、尽四层涵义:
人之德能,大端有四。
人者,仁也。仁慈恻隐,自利利他,故名为人。
人者,忍也。忍劳忍苦,担当柱地撑天之事,故名为人。
人者,任也。力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,俾无所歉缺,故名为人(此八事,匹夫匹妇皆能为之。此乃参赞化育,继往开来,撑柱天地之大事。若一疏忽,或亡一二,或八字俱亡,则成冒名之伪人,非与天地并名三才之真人矣。若能类推,则希圣希贤,学佛学祖,有余裕矣)。
人者,尽也。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,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,故名为人。人之义,大矣哉。愿一切同伦,各各担荷人之四义,岂独吾国之幸,实天下万国之深幸也。
近半个世纪以来,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,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,新的社会问题、道德问题也随之产生。有识之士纷纷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,汲取祖先的智慧,以解决个人、家庭、社会的种种问题。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弘化社选编部分有益于修身进德的旧版书籍,以适合当代阅读习惯的简体字横排形式重新编校,形成“弘化修身进德丛书”系列。本辑为第三辑,包含如下四册:
1.《家庭宝鉴》
2.《聪训斋语》
3.《新妇女之模范》
4.《中外格言汇海》
“弘化修身进德丛书”编者放弃版权,愿见者闻者,广为流布。余等德薄慧浅,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,祈诸方家仁者不吝赐教。
愿诸仁者善士,每位读者,通过阅读“弘化修身进德丛书”,提升生活和生命的质量,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,共建安乐祥和的社会。
弘化社2016年10月
第一、孝亲篇 节选:凡人在初生时,一刻也离不得父母。半载周岁,认得人的面目,在父母怀中便喜,若别人抱去便啼。自三四岁以至十四五岁,饥则向父母要食,寒则向父母要衣。以前时日,人人皆知道亲爱父母,及至娶了媳妇,添了房中许多恩爱,就与父母间隔一层了。及至生了儿子,又添了眼前许多恩爱,又与父母间隔一层了。第二、敬长篇 节选:
如今风俗浇漓,人情奸险,把这“尊长”二字全不放在心上。其病根只为把名分看轻了。或恃聪明或负意气,或仗富而有财,或倚贵而有势,一味傲慢无礼、恣睢暴戾,多从目中不知有名分积渐而成。且如自家兄长,原是共气同胞之人。须念我与他,身体虽然各别,总从一个根苗而出。你不想那三四岁的孩童,哥哥弟弟,全无尔我,总没疑猜。直到长大成人,娶妻生子,顿发妒忌,自私自利。或听了妻子枕边的言语,或信了亲友背后的挑弄,或因产业,或因资财,先是争竞不已,遂至殴讼交加。却把个至亲手足、骨肉天性的人,轻则看为路人,重则视为仇敌。殊不知打起官司,告起状来,家私用尽,都成穷汉,只落得少了一个帮手,岂不可惜!又有一等人,外面呼兄唤长,揖让礼文,如同宾主。奈内中所存的,各有一心,尤为可叹!这几般都是人情恶薄,往往有之。第三、和妻篇 节选:
你的妻子,丢了自己的父母,来孝敬你的父母;撇了自己的兄弟姊妹,来奉承你的兄弟姊妹。嫁到你家,生男育女、纺绩针线、庖厨门户、浆洗照管,不知受了多少辛苦。原是仰望你终身,倚靠你过活,希图一个同心和好、身家安乐的。不意你为丈夫的心肠改变不常,却生出鄙嫌憎厌来。你自揣自心,安与不安?你若鄙她贫贱,当初何不于不曾定婚的时候,加意拣择。今既配为夫妇,就是天定的姻缘,不能改移了。我眼中每每见了许多富贵人家的妇女,习惯了骄傲的性情,动不动就欺负丈夫,不肯柔顺,反不如那贫贱人家的女子,肯代你辛勤劳苦。况且世上这富贵贫贱,原是循环不一的。未来的事,哪里定得?你今说你富贵,何不看那宋公贵为司空,汉帝欲将湖阳公主招赘他为驸马,不想他说出“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”的话来,所以不能强他。可见贵为宰相,尚且不肯改移,何况你们,因何鄙起妻子贫贱来。你若嫌她容貌丑陋,当初何不于不曾结亲的时候,用心访选。今既合为夫妻,就是定了的前缘,不能更换了。我眼中每每见了许多丑陋的妇女,享受大福。所以古人说“福在丑人边”,若标致美貌的妇女,多有不全美的。所以古人说“红颜多薄命”,一点不错。你今说你妻子颜色不美,何不看那刘廷式定亲之后,登第归来,不想所定之女己经双目成瞽。女家甚贫,不敢复言婚事,廷式择日完娶。或劝纳其幼女,廷式坚执不肯。他说道:“此女我若不娶,一生遂无所归。吾先许之矣,女目虽瞽,岂可负我初心哉?”竟娶与偕老,除不嫌恶,反更和好。后生二子,皆成大贵。可见就是瞎子,尚且欢喜领受,何况你们,因何嫌起妻子丑陋来?第四、教子篇 节选:
试看古者妇人一有怀孕,就目不视邪色,耳不听淫声,这叫做胎教。所以生子形容端正,聪明过人。子能吃饭,就教他用右手。子能说话,就教他莫骂人。六七岁时,男女就坐不同席、食不共器。一切出入饮食,教他逊让长者。衣服不许绸帛,饮食俱有时度。八岁入小学,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,礼乐射御书数之文。十五岁入大学,教之以明理正心、修己治人之道。至于女子十岁时,就不许出闺门,教以针剪纺绩之法,饮食厨灶之事。一切语言容貌,俱要温恭和顺。古人教训之法还多,不能尽述。想他当日岂不是爱惜子孙,为什么把子孙这样拘管?因为不如此,就成不得人。所以孔子曰:“爱之能勿劳乎?”必定要劳苦子孙,才不耽误子孙,才是真正爱惜子孙。第五、治家篇 节选:
人间房屋不在大小多少,只要坚固整齐。凡有损坏,即时修补完全。主人须勤加扫拭。门庭光洁,乃兴旺之象。我每见有等人家,高大厅堂,破落欹斜,尘灰昏暗。非独不饰观瞻,且主衰败之兆。人家房屋,不可多留空间。凡人多屋少,是人胜宅,主吉;屋多人少,是宅胜人,主不吉。第六、待人篇 节选:
士农工商,贵贱贫富,种种不一。其中也有胜如你的,也有不如你的,须各平平常常,安分守己。恃不得势宦、逞不得英雄、使不得奸狡、用不得刁唆,但彼此相谅,大家和睦,岂不为美?可恨今人,有点家资的,就将贫贱的欺凌;没些家资的,又将富贵的妒忌。欺凌之心,无所不至。
第七、重儒篇 节选:既知读孔孟之书,就要遵孔孟之教。第一件是要端心术。心术宜正大,不宜偏私;宜宽宏,不宜刻薄;宜诚实,不宜诈伪;宜谦逊,不宜狂妄。若实在端方的,平日能把圣贤的道理参透于胸中,自然此心操持得定,把固得稳,岂肯做那非礼非义之事。凡事要在实地上做工夫,根本上立基业。如果孝悌无亏、言行不苟,所作所为的事,无不可以对天地、质鬼神。第二件是要端品行。品行宜廉洁,不宜贪污;宜爱惜,不宜菲薄;宜端庄,不宜轻佻;宜朴实,不宜虚浮。务须修身以立命,正己以无求。倘在衙门里管些闲事,市井中弄些机关,或利己损人,或伤天害理,或结党羽而互相标榜,或托声气而肆志骄矜,这样人败名丧检,衣冠禽兽。你们士子,果然有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养成国士之器,视为邦家之桢,自然食报于天。第三件是要端学问。学问宜沉潜,不宜浮躁;宜实落,不宜剽窃;宜静养,不宜奔竞;宜勤苦,不宜安佚。务须道理淹贯,才是通儒,德业精醇,方称名宿。第八、安分篇 节选:世人各有本分,虽大小不同,若肯安分到底,都有受用。如何叫做本分?凡为士的,只去读书;为农的,只去耕田;为工的,习学技艺;为商贾的,买卖经营,这就是本分了。如何叫做安分?凡为士农工商的,各务了本分的事业,也不去游惰放荡,也不去作歹为非,一心只在本业上做工夫,这就是安分了。世上不安分的,有两个病根,其一病在懒,其一病在贪。如何是病在懒?人若习成了骄傲,游手好闲,狐朋狗党,把自己的本分事业全不放在心上,有钱时纵酒贪花,赌钱摇滩,横行无忌,弄得手内空虚,走头无路,遂至为非作歹,一切出乖露丑的事,都做将出来,重则招灾犯法,轻则流落饥寒。这都是懒惰之病,遗累无穷。如何是病在贪?丢了自己的事业,羡慕别人的营生,得一望十,得百望千,这山看着那山高,顾东盼西,朝更夕改,耽误的这边也不行,耽误的那边也不就,千条计算,反弄得一事无成。又有那辛勤攻苦,成了个人家,算得个体面,就要意大心高,妄求非分,谁知图乐多忧,求荣反辱。这都是贪心无厌,终贻后悔。第九、行善篇 节选:种种善事,先要从人伦上做起。我这书上所说的十件事:孝亲、敬长、和妻、教子、治家、待人、重儒、安分、行善、戒恶,若能依得的,就是实在善事,若或不依的,就是不行善事。如不从人伦上做起,虽然行了别的好事,也敌不过这几件。凡有利益于人的,俱为善事。有用谋虑的,有用钱财的,有用气力的,有用言语的。今人借口曰:“我没钱财,不能行善。”要知善事时时处处俱有,不专在于钱财一件,但世间的人,岂有既无钱财又无谋虑、气力、言语的人?有此数端而不积德行善,深为可惜。第十、戒恶篇 节选:世人为恶的缘故,我分别四等昏昧:第一是不曾读书。人不读书,不知礼义。凡古人的作为,哪个是好,哪个是歹,哪样是君子,哪样是小人,一向全不知道,所以任意为非。也有知道往古的是非,晓得前人的邪正,只是口头称说,不肯身体力行。第二是不知法度。古语说:“知法怕法。”而今田夫野子,耳不闻法度之言,目不识法度之书,所以意大心高,妄为乱动。第三是不明定数。妄人作恶,希图侥幸,原是死路,世人多有知道故为的,只说苟且一时,未必有害,岂知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常言道“菜虫终是菜里死”,从来哪有恶人能得到头的。第四是不择交游。平日亲近交结的都是市井无赖、轻薄少年。彼此互相勾引,把那贪杯恋盏的,倒说是豪放;倚翠偎红的,倒说是风流;哄吓诈骗的,倒说是伶俐;行凶惯讼的,倒说是英雄。如此相仿相效,习与性成,不觉的引到坏路上去。所以古人云“博览广识见,寡交无是非”,又云“畏法朝朝乐,欺公日日忧”。凡事当审己量力而行,不可妄想非分。人果能读书,能守法,不侥幸,不滥交,那为恶的事自然没有了。汇总链接:
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一、孝亲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二、敬长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三、和妻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四、教子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五、治家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六、待人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七、重儒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八、安分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九、行善篇《传家宝》十篇 第十、戒恶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配资炒股网站,正规股票配资官网网址,正规配资十大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